<!--<$[信息标题]>begin-->安全生产新闻发布会(2018年4月12日)<!--<$[信息标题]>end-->
安全生产新闻发布会(2018年4月12日)
内容简介: 发布一季度全省安全生产情况和二季度重点工作安排
会议时间: 2018-04-12 09:30:00
出席领导: 省局党组成员、副局长、新闻发言人      喻鸿斌
  省局办公室主任               凌培新
  省局统计中心(安全生产应急救援办公室)主任 武 奇

文字实录:

凌培新:各位新闻媒体的记者朋友们:大家上午好。

今天的安全生产新闻发布会,我们邀请了:省安监局党组成员、副局长、新闻发言人喻鸿斌,省安监局统计中心武奇主任。同时邀请了新华日报、省电视台、省电台、中江网、中国新闻社、新华网、江苏工人报、江苏经济报、中国安全生产报、中国安全生产杂志、江苏安全生产杂志、江苏安全生产网等媒体的记者。

下面请喻鸿斌副局长作新闻发布。

喻鸿斌:各位新闻媒体的朋友,转眼又到了2018年一季度新闻发布会时间,很高兴跟大家再次相聚。下面由我就前期全省安全生产情况和二季度重点工作安排,和大家做一个简要交流。

今年是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是改革开放40周年,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施“十三五”规划承上启下的关键之年,做好安全生产工作是职责所在、发展所需、民心所系。一季度,我们围绕做好元旦、春节,以及全国和省“两会”等重点时段,扎实开展“除隐患、防事故、保安全”专项行动,狠抓各项责任措施落实落地,抓好节后复工复产安全生产,组织开展覆盖13个设区市的专项检查,全省安全生产形势总体稳定,生产安全事故起数和死亡人数按可比口径同比分别下降30.67%和24.78%。未发生有较大影响的生产安全事故,未发生重特大生产安全事故。

一、一季度重点工作开展情况

(一)开好局,部署年度安全生产工作任务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安全生产领域更需未雨绸缪。2月2日,省政府召开全省安全生产工作电视电话会议,吴政隆省长对全年全省安全生产工作做了全面部署,费高云副省长与13个设区市、省有关部门签订(下发)了安全生产目标管理责任书(任务书)。当日,省安监局召开全系统工作会议进行分解落实,会后,及时印发《全省安全生产工作要点》和《全省安全监管监察系统工作要点》,做到开展工作有遵循、时间质量有要求、检查督查有依据。

(二)求实效,开展“执法提升年”活动

我们坚持以法治思维、法治方式、法治手段来解决安全生产领域突出问题和矛盾,大力开展“执法提升年”活动。3月23日,印发了执法提升年活动方案,召开了全省安全执法工作会议,推动活动有序有效开展。

一季度,全省安监系统牢固树立“十次检查不如一次执法”的理念,突出监管重点,始终保持安全生产执法的高压态势;数量质量兼顾,进一步扩大执法检查覆盖面;规范创新并举,着力提升执法规范化水平;加强基层基础,不断提高执法保障能力,实现了“一盘棋”行动、“一张表”检查、“一把尺”度量。全省执法处罚10693万元,其中事前立案2902件,事前处罚6630万元,5万元以上案件465件,分别同比上升29.3%、72.5%、107.2%、109%,在主流媒体集中曝光8家违法违规行为企业,严格执法氛围基本形成。

(三)抓重点,深化危化品等行业领域专项整治

今年是危险化学品安全综合治理的第二年,也是啃硬骨头、趟深水,攻坚克难的一年,要在去年完成一、二级重大危险源专家会诊检查的基础上,完成不具备安全生产条件企业的关闭,全面启动实施人口密集区危险化学品生产企业搬迁工程,力争到2020年,全省化工企业入园率达50%以上。同时,综合治理将与省委省政府“263”专项行动、“四个一批”(关停、转移、重组、升级)专项行动相结合,统筹推进,确保取得实实在在的效果。按照治理的序时进度,3月27日,在常州召开全省危险化学品安全监管工作会议暨企业安全管理现场会,进一步提升危险化学品安全监管的执行力和落实力,充分发挥安全管理优秀企业的示范引领作用,强化化工(危险化学品)企业主体责任。一季度,还对苏北五市氯化、硝化企业开展了专项执法检查,共排查涉及氯化、硝化工艺企业569家,查出隐患3174处,停产整顿225家,并跟踪隐患整改、挂牌督办、立案查处情况。

春节前后,省安监局牵头,会同省公安厅、交通运输厅、工商局联合下发了《关于开展烟花爆竹经营旺季安全检查执法工作的通知》,强力协作、强势推进,全面开展烟花爆竹经营旺季安全检查执法行动,有效打击了烟花爆竹非法经营、运输、燃放行为,确保我省烟花爆竹经营旺季安全无事故。截至目前,全省共出动1万余人次参加联合安全检查执法行动,检查烟花爆竹批发企业149家、零售点18201家,排查出安全隐患16685条,立即整改16043条,捣毁非法经营点921个,收缴非法产品44458件,立案查处261起。

煤矿方面:组织开展煤矿企业履行安全生产主体责任专项监察、灾害威胁严重和基础管理薄弱矿井重点监察等,依法打击、重点整治煤矿安全生产违法违规行为,共监察36矿次,查出安全隐患102条、整改102条,下发执法文书76份,立案3起。

非煤矿山及冶金工贸方面:共检查非煤矿山企业139矿次,查出各类问题483条,整改457条,下发执法文书231份,立案6起;加大对冶金等工贸行业典型事故通报曝光力度,检查企业5792家,立案844家次,处罚2778万元。

(四)打基础,在高危行业重点企业全面推行应急处置卡

去年,省局坚持“生命至上、科学救援”理念,把好值班值勤预防关、强化应急救援处置关,应急管理工作取得新成效,管理体制机制不断完善、预案体系建设不断加强、救援能力建设不断推进、值班值守水平不断提高、管理工作基础不断夯实、突发事故救援不断强化。应急处置卡是安全生产应急救援的技术创新,卡虽小、作用大,用于企业现场作业人员对各种险情或事故防范处置,具有简明、易懂、实用的特点,可使一线员工在较短时间内提升应急技能,快捷有效处置突发事件,防范和降低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根据《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管理办法》(国家安全监管总局令第88号)关于岗位应急处置卡应用工作的要求和国家安全生产应急救援指挥中心关于应急预案优化工作的部署,3月23日,召开全省岗位应急处置卡推广应用现场会,研究部署2018年应急管理和重点行业领域企业岗位应急处置卡的推广应用工作。专门下发《关于推广应用企业重点岗位应急处置卡的通知》,进一步明确应急处置卡推广应用的范围、时间及要求。

二、二季度重点工作安排

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三中全会精神,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按照省委省政府和国家应急管理部关于安全生产工作的决策部署,围绕高质量发展要求,进一步牢固树立安全发展理念,强化红线意识,突出底线思维,狠抓重点工作落实、狠抓雨季汛期安全生产、狠抓基层基础,全力压降事故总量和死亡人数、严控较大事故、坚决防范遏制重特大事故,推动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好转,为推进“两聚一高”新实践、建设“强富美高”新江苏提供坚实的安全生产保障。突出抓好以下几项工作:

一是强化监管执法,保持安全生产高压态势。猛药去疴、重典治乱,方能祛除重特大事故的病根。各级安监部门和其他负有安全监管职责的部门将切实履行监管监察职责,加大执法力度、规范执法行为,提高执法效能。一是扎实开展“执法提升年”活动,严格落实《安全生产约谈实施办法》,突出事前执法,盯住危化品、矿山、交通运输、建筑施工、消防、烟花爆竹等行业领域,把主体责任落实不力作为执法重点;安监、公安、住建、环保、消防等部门组织力量对重点行业、重点地区、重点问题开展联合执法,攻坚克难、消险除患。二是集中查办一批典型案件,对不符合安全生产基本条件、违法事实聚积较多、表面停产实际生产、长期非法生产、抗拒执法有令不止的企业,要依法采取停电、查封、扣押等强制措施,做到整改一批、处罚一批、关停一批、移送一批;对非法违法生产经营建设行为,严格按照“四个一律”要求,做到零容忍、严执法、重实效;更多运用技术手段、更好发挥群众作用,畅通非法违法违规行为举报渠道。三是加大舆论监督力度,利用主流媒体、网站、微博、微信等,定期曝光安全生产违法违规企业和典型案件,做到处罚一个,警示一批;严格“黑名单”管理,联合惩戒生产经营单位及有关人员的安全生产严重失信行为,加大其违法成本,提高震慑力度。

二是强化源头管控,推进重点行业领域专项整治。安而不忘危,管住了隐患的源头就防住了事故的大头。危化品方面:继续开展硝化、氯化以及自身具有爆炸性化学品生产装置安全评估和危化品企业安全设计诊断、自动控制两项专项检查;深化综合治理,严格落实危化品重大危险源、重点生产装置、关键要害部位安全风险摸排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制度,依法查处存在重大安全隐患的企业。煤矿方面:开展依法打击和重点整治煤矿安全生产违法违规行为专项行动;强化瓦斯、水、火、冲击地压等重大灾害治理情况监察执法。非煤矿山、冶金工贸方面:重点开展非煤矿山企业“家家到”执法检查;钢铁企业高炉、转炉、电炉、煤气柜、煤气管道等设备设施隐患排查治理;粉尘涉爆“10项重大事故隐患”集中整治;造纸、酱腌菜生产和污水处理系统企业有限空间作业条件确认“回头看”检查等。综合监管:协调推动道路交通、建筑施工、人员密集场所消防、城镇燃气、水利、特种设备、民爆、海洋渔业、旅游、民航、电力、铁路等行业(领域)持续深化专项整治,大力推动安全发展型城市建设。

安全生产是最大的民生,二季度,我们安监人将以担当的宽肩膀、成事的真本领,以安全生产永远在路上的执着,持之以恒抓落实、促改革、打基础、保安全,为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和民生持续改善作出新贡献,创造出无愧于新时代的新业绩。也希望在座的各位记者朋友多关注生产企事业单位的安全生产行为,多监督安监系统的执法监管行为,多发挥新闻媒体的舆论监督作用,共同创造良好稳定的安全生产环境。

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