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通市聚焦全市公共安全重点领域,组织开展为期一年的道路交通、群租房和出租厂房、基层消防三大领域安全专项整治“三清”行动,动态清零重大隐患,有效管控安全风险,持续增强应急处置能力,不断提升社会安全意识和本质安全水平。
开展道路交通专项整治行动,促进“出行”安全。按照“属地管理、分级负责”的原则,明确县级人民政府对本行政区域内道路交通安全工作负总责。加大“一灯一带”“三必上”“五必上”建设力度,限期完成事故高发临水路段“三必上”,大力实施交通安全设施精细化提升工程,继续推进“透绿畅行”行动,加强实施“坡改平”改造。加强交通安全科技监管设施建设和整合,实现联网应用、共享共用。紧扣公路卡口、高速公路出入口和服务区、公路治超站、公安检查站等关键节点,整合公安、交通运输等部门执法力量,加强“两客一危”、校车、工程运输车辆、农村面包车等重点车辆的检查力度,严厉打击 “三超一疲劳”、酒驾毒驾等各类违法行为。
开展群租房和出租厂房专项整治行动,推动“居租”安全。充分借鉴“大数据+网格化+铁脚板”治理经验,动态排查掌握群租房底数情况和群租房内各类安全稳定风险隐患。成立出租厂房整治工作专班,对辖区内工业园区出租厂房进行“地毯式”排查。对排查发现的群租房安全隐患,能现场整改的,一律现场整改;不能现场整改的,及时通过市域治理现代化指挥平台流转处置。对手续不完善的承租企业,满足法定条件的给予补办相关手续;对不符合要求的承租企业,通过指导服务帮助督促其整改提升达到承租条件;对经整改仍无法达标、不符合要求的已承租企业纳入清理一批的范畴,依法予以关闭。加强群租房分级、分色标注管理,倒逼出租人自觉遵守安全管理规定。加强法治宣传教育,增强群众的安全意识和防范能力。
开展基层消防专项整治行动,确保“使用”安全。围绕“城中村”、老旧小区、高层建筑、沿街店铺等小单位小场所,组织开展消防安全检查。重点整治居民小区、单位企业、高层建筑楼道内电动自行车乱停乱放、占用疏散通道的现象,集中查处进楼入户、飞线充电等行为。实施电动自行车生产、流通、改装以及电池强制报废、回收利用等全流程监管。加强娱乐场所安全整治,重点整治消防安全责任不落实,装修装饰材料、安全疏散设施不符合规范要求,日常消防安全管理不到位等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