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省政协十二届四次会议第0072号提案的答复
发布日期:2021-07-09 15:54 信息来源:办公室 浏览次数:

汤卫明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关口前移,从源头上做好安全生产工作的建议”提案收悉,现答复如下:

安全生产事关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事关改革发展稳定大局。近年来,我省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深入开展安全生产专项整治,以防范和遏制重特大事故为重点,坚持标本兼治、综合治理,有效防范化解了一大批重大安全风险,全省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向好。

一、严格空间规划和项目审批

空间规划方面,2020年1月,省自然资源厅印发《关于深入开展自然资源领域安全生产专项整治行动的通知》(苏自然资发﹝2020﹞12号),决定在全省深入开展自然资源领域安全生产专项整治行动,并配套制订了相关实施方案。其中,《空间规划安全生产专项整治实施方案》要求在国土空间规划中严把规划审批的安全关口,明确了国土空间规划领域的城市安全相关要求;《规划用地安全生产专项整治实施方案》提出将保障城市安全要求落实到规划用地工作全过程,通过完善审批规则、排查安全隐患、明确处理方式,形成“源头严防、过程严管、后果严惩”的监管体系。

项目建设方面,《安全生产法》明确,生产经营单位新建、改建、扩建工程项目(以下统称建设项目)的安全设施,必须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生产和使用;矿山、金属冶炼建设项目和用于生产、储存、装卸危险物品的建设项目,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进行安全评价。负有安全生产监管职责的各部门坚持依法行政,严格安全生产准入制度,从安全、环保、能耗等方面严格企业和项目准入审查,严把立项、规划、设计、审批、建设的安全关口,对不符合产业政策和规划布局、达不到安全标准的,一律不予立项、审批。

二、积极营造安全文化良好氛围

一是加强从业人员培训。“一年小灶”期间,组织开展了“百团进百万企业”专题宣讲和“书记说安全”活动,省委、省政府领导带头,省市县三级党政领导、安委会成员单位负责人共近1.3万名干部,宣讲4万多场次,推动近34万家工业企业、240多万人接受安全生产教育,实现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主要负责人、安全管理人员、关键岗位人员和规模以下工业企业主要负责人两个“全覆盖”。广泛深入开展企业安全生产教育培训,有效提升企业从业人员安全素质和基层监管队伍的能力、水平。实现三项岗位人员与特种设备作业人员持证上岗率达到100%。

二是加强中小学安全教育。按照省政府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加强中小学幼儿园安全风险防控体系建设的实施意见》,全省教育主管部门将提高学生安全意识和自我防护能力作为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紧抓安全教育。要求小学初中每学年安全教育课不少于4课时,高中阶段要在学科教学和综合实践课程中融入安全教育内容。开展健康教育和应急救护培训,提高师生卫生健康意识和应急救护能力。充分利用国家安全教育日、防灾减灾日、消防宣传日、交通安全日等时间节点,部署开展各类安全主题教育活动。发挥媒体传播作用,在江苏教育频道每周开播校园安全报告,在《江苏教育报》上开设平安校园专版,宣传安全知识和技能。

三是广泛开展社会宣传。推进省市广播电台、电视台开设丰富多彩的安全生产宣传节目。鼓励和引导社会力量参与安全文化产品创作和推广,充分利用5G、互联网、人工智能等技术,多渠道、多形式推进安全生产宣传教育,推动安全教育进企业、进农村、进社区、进学校、进家庭,普及安全知识,培育安全文化。结合安全发展城市、防灾减灾示范社区创建等活动,广泛开展街道社区安全知识竞赛、生活中的危化品和家庭用电用气用车安全知识讲座、家庭安居安全经验交流分享、高层住宅电梯使用和防火安全宣传教育等活动,促进全民安全素质提升。

四是开展安全生产有奖举报。省安委办与财政厅联合印发《江苏省安全生产领域有奖举报实施办法》,与省政务办共建12350安全生产有奖举报平台,着力解决监管部门掌握重大风险隐患和企业违法行为“触角不广”、全社会参与安全生产“氛围不浓”、各级举一反三抓安全生产“不够主动”的问题。平台统一在省市12345平台现场设立12350电话专席,群众在省内发现安全生产领域违法行为、重大事故隐患以及谎报、瞒报生产安全事故的行为,可以随时拨打12350热线进行举报。2020年7月12350安全生产有奖举报平台上线后,月举报件数同比上升188%。

三、加强安全生产科技保障水平

科技创新是安全生产的重要基础和支撑保障。近年来,我省深入开展安全生产科技重大技术难题攻关、成果转化和推广应用,为促进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好转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

一是加强安全生产领域关键技术攻关和重大科技示范。2020年,省科技厅加强安全生产科技攻关的组织力度,在省重点研发计划和科技成果转化专项资金设立“生产安全关键技术应用及示范”重点指南方向,提高项目遴选比例。立项支持了“安全生产事故隐患智慧诊断关键技术与应用示范”、“安全生产事故监测预警智能设备及云平台研发及产业化”和“矿山爆炸感知与应急通信救援系统研发及产业化”等50个项目,省拨经费6510万元,引导社会资金投入27591万元。省应急管理厅印发《江苏省应急管理科技项目管理办法》,建立我省应急管理科技创新工作常态化机制,规范科技项目管理工作。2020年立项支持了“危险化学品储运本质安全与监测预警技术”“气凝胶研发应用及背负式灭火器研发”“安全生产政策法规标准智能解析应用共享平台”“单兵应急避火罩的研发与应用示范”等33个研发示范和推广应用项目,补助资金1695万元。交通、水利等部门也在年度科技项目中积极支持安全生产科技创新。

二是加强安全生产领域科技支撑平台建设。持续加强已建安全生产领域重点实验室建设,充分发挥依托南京工业大学建设的“江苏省危险化学品本质安全与控制技术重点实验室”和依托中国矿业大学(徐州)建设的“煤炭资源与安全开采国家重点实验室”的带动和辐射作用,不断提升实验室的科研能力和水平。推动建设“江苏省化工本质安全研究院”和“江苏省城市安全技术研究院”,着力化解化工行业和城市运行中的安全风险。

三是坚持科技赋能安全生产。大力推广安全生产先进适用技术,推进高危行业领域安全技术革新与设备升级改造,加快实施“机械化换人、自动化减人、智能化无人”工程, 推进智能化矿井和5G智慧矿山建设,实现采煤和煤巷掘进工作面智能化开采。中煤大屯公司姚桥煤矿7263智能工作面于2020年5月25日试采成功,单班作业人数减少一半,实现了生产过程的少人化,达到设备协调、连续、安全、高效运行的目标。建设危险化学品、煤矿安全生产风险监测预警系统。其中,危化品安全生产监测预警系统接入全省重大危险源企业680家,企业接入率100%(除部分不具备接入条件的企业外),接入物联网传感器点位30000余个,接入视频监控5000多路。煤矿安全生产风险监测预警系统实现了全省6个煤矿传感监测数据和视频监控数据的全覆盖。

安全生产不会一劳永逸,也不可能毕其功于一役。下一步,我们将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深入学习贯彻总书记关于安全生产重要论述和“务必整出成效”“两个不放松”重要指示批示要求,认真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关于安全生产的各项决策部署,围绕从根本上消除事故隐患、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巩固拓展全省安全生产专项整治“一年小灶”成果,扎实推进安全生产专项整治三年行动集中攻坚,有效防范化解各类安全风险,坚决遏制重特大事故,实现事故起数和死亡人数“双下降”,推动全省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向好,不断提升安全生产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为“十四五”开好局起好步、建设“强富美高”新江苏创造良好安全环境,以优异成绩庆祝建党100周年。

感谢您对政府工作的关心支持。

江苏省应急管理厅

2021年6月24日


关闭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