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市:上线全国首个“气象灾害靶向预警防控系统”
发布日期:2021-06-22 09:33
信息来源:南京市应急局
浏览次数:次
6月17日,“金陵气象灾害靶向预警防控”系统正式上线,力求推动气象灾害防御从事中事后为重点向事前预知预判为重点的精准预防管理升级,是南京市探索防灾减灾模式的新成果。
一是风险预判更智慧。突出“靶向预警”,市气象部门以街镇为监测预警网格单元,将灾害范围预报精确到1公里、灾害时间预报精确到分钟。同时,系统以应急管理“181”平台城市风险源库数据为基础,汇聚危险房屋、地质灾害隐患点、行道树等13类5万余条风险源数据,与靶向预警数据进行匹配,经过气象、应急、规划资源、水务等部门会商研判,生成“红橙黄蓝”四级灾害预警工单。
二是预报投放更科学。系统接到气象灾害预警后,根据监管责任体系,自动设定处置单位、处置措施,对重点防控目标逐个形成告警、巡查、消险、撤离等不同类型“响应工单”,实现预警响应需求与应急资源的智能化精准匹配。依托网格化工作机制,“响应工单”可以精准推送市区监管防控部门责任人、区街联动指挥云平台和基层综治、应急网格员,将灾害防御的触角延伸到社会治理的“最小单元”。
三是应急响应更高效。在灾害应急处置环节,依靠系统智能匹配的专家、装备、物资等应急资源,各级责任人迅速组建应急联动处置分队,可以在第一时间根据“清单化”应急预案,采取告知、巡查、走访、消险等处置措施,处置结果同步反馈系统、实时跟踪查看,实现工作指令精准落地、响应处置高效闭环,进一步提升“负分秒”应急响应能力。此外,灾害预警信息还可以通过靶向系统同步推送片区保险员,保险公司可以提前介入,辅助社区网格员做好防灾减灾工作。
下一步,南京市气象、应急、规划资源、水务等部门还将会同南京信息工程大学等高校科研院所,结合全国自然灾害普查,应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兴技术,加快完善基于多源数据的“成灾阈值模型”,让“靶向”更精准。
关闭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