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通市通州区积极探索信息化监管路径,创新监管模式,在特种设备安全治理的过程中牢牢把握四个重点,构筑起特种设备安全的“天网”。
以“一个中心”为轴,建立智能监管大脑。以指挥中心为依托,大力推进信息化监管建设,对重点监管企业、事故多发企业、气瓶充装单位等重点特种设备使用单位的特种设备使用情况实施可视化、实时化、动态化监管,对特种设备检验信息实施全息数据管理,实现全区范围内特种设备数据共享,定期收集、分析和研判风险隐患,为特种设备精准性、靶向性监管和执法提供了强有力的依据和手段。
以“两化融合”为线,提升执法监察能力。针对基层监管人员任务重、技术水平不能完全适应新形势下监管需求等实际困难,创新实施网格化、专业化“两化融合”监管模式,积极发挥网格监管员熟悉辖区内企业现状的优势,以专业技术人员技术能力为补充,对全区重点特种设备使用单位实施重点监管。先后聘请市、区特种设备领域技术和管理专家180人次对重点特种设备使用单位开展多轮次专业化检查和现场专业教学,指导企业按照“一企一策”的标准制定整改方案,有效化解监管任务重与力量不足的现实矛盾。
以“三位一体”为尺,扫除传统监管盲区。构建“人防、技防、设施防”三位一体的特种设备安全风险防控体系,通过牵头特设专委会、组建专家库、配备专管员、绑定作业人员、压实自查自纠、实施远程监控、构建大数据库、制定标准手册、建设网上学习平台、推广“一码通”监管和声光报警系统等智能化、信息化手段,有效解决特种设备安全生产中长期存在的根本性、源头性问题,筑牢起特种设备安全监管防线。目前视频监控企业已达473家,22000多台设备、4300多名作业人员、2800多名管理人员纳入“天网”系统,8000余台设备安装声光报警,发现和整改各类不规范作业行为上万条。
以“四进活动”为梭,构筑安全意识防线。积极开展各类法律法规宣贯活动,组织开展送安全“进企业、进校园、进社区、进网络”活动。通过以重点时间节点的大型宣传活动为途径,以微市监、微信公众号等新时代新技术为方法,在使用、管理、监管、监督四个方面构筑起惠及全社会全领域的安全防线,大力营造法律法规宣贯氛围,扩大法律法规的受众面。创造性的利用精心打造的“企业家之家”平台与企业直接互动,点对点推送安全生产警示、风险隐患提醒。并通过作业人员远程学习平台发布安全生产事故视频、特种设备专业技术视频等,督促企业按照相关法律法规要求、落实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增强人员技术水准和安全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