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市姑苏区:提升“三为”能力 答好安全必答题
发布日期:2021-12-09 17:26 信息来源:苏州市应急局 浏览次数:

今年,苏州市姑苏区应急管理局立足实际,有序推进“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积极为群众办实事解难题,用心用情用力解决好群众“急难愁盼”的问题,答好安全这道必答题,促使党史学习教育落地见“效”。

强化“作为”意识。为全面准确评估城市安全风险,姑苏区对区域内各行业领域、各辖区1500余家企事业单位分批分类开展17场次培训,深入9个行业主管部门、8个街道和各行业领域有代表性的企业、风险源,开展调研座谈和现场核验工作,明确全区风险管控重点。截至11月底,姑苏区城市安全风险数据采集系统中共上报风险5534条,基于上报的数据,绘制“红、橙、黄、蓝”安全风险灾害和应急空间分布图,对城市安全风险点进行实时感知和大数据分析研判,实现安全风险分布位置展示、风险数量及类别统计分析等功能,形成“点”“线”“面”系统性的风险评估模型,为最终实现安全生产信息化动态监管奠定基础。

增强“能为”本领。开展应急管理系统执法能力提升专项培训、安全生产监管执法比武演练竞赛、应急管理系统新入职人员业务素质提升专项培训、安全生产交叉检查暨现场教学活动等活动,进一步提升姑苏区安全生产监管执法专业化、规范化水平。建立安全风险数据库、完善现场支撑通信手段、运用通信系统实施演练;统筹建设各类专业应急救援力量,建立联合抢险救援机制,全区各部门、各街道共建设各类救援队伍57支2700人,强化应急救援队伍战斗力;建立健全协调联动、应急指挥、应急值守、预警信息发布、信息共享、社会参与、军地协同、区域合作的工作机制,制定和完善各类应急管理工作区级联席会议制度、灾害预警制度、分析研判制度、值班值守制度,提升全区应急响应协调能力。

找准“善为”路径。对制约经济发展、影响古城形象、安全隐患突出的四类场所,按照“以点带面、连线成片、示范引领、整体提升”的工作思路,开展规范化治理。将“四类场所”专项整治与“靓丽姑苏”拆违治乱、消防安全“331”治理机制紧密结合,凝聚多方合力,加强部门联动,开展滚动排查。今年以来,累计检查、整改隐患8095处,对非法生产、销售、改装电动自行车的单位查处25起,对履行电动自行车停放管理不到位的物业企业查处20起,对出租房消防违法行为查处96起。对老旧厂房、专业市场进行改造升级,属地街道充分运用“安全+网格”,大力推广联动工作站进市场,网格人员依托“专+”网格通小程序,确保简单问题在一线发现、在一线解决,做到“安全进网格,隐患不出格”。重点推进改造了一批以姑苏IP产业园、美地PARK等为代表的以动漫影视、数字文化为特色的文创产业园,跑出了高质量改造升级的“加速度”。通过安装智慧终端,实现实时、长久的安全监控,同时着力“共享充电桩”、“楼道口室外充电桩”等现代基础设施,在保障群众生活需要同时,有效预防各类安全事故的发生。截至目前,累计新建集中充电桩10106个,提档升级集中充电桩11037个,有效控制电动自行车入户、飞线充电现象。总计安装各类智能安防设备6899套,利用物联网技术智能检测、实时监控可能出现的消防隐患。

关闭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