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生产新闻发布会(2018年1月17日) | |||
内容简介: | 发布2017年度安全生产情况和2018年工作部署 | ||
会议时间: | 2018-01-17 09:30:30 | ||
出席领导: | 省局党组成员、副局长、新闻发言人 喻鸿斌 省局办公室主任 凌培新 省局统计中心(安全生产应急救援办公室)主任 武 奇 |
凌培新:各位新闻媒体的记者朋友们:大家上午好。
今天的安全生产新闻发布会,我们邀请了:省安监局党组成员、副局长、新闻发言人喻鸿斌,省安监局统计中心武奇主任。同时邀请了新华日报、省电视台、省电台、中江网、中国新闻社、新华网、江苏工人报、江苏经济报、中国安全生产报、中国安全生产杂志、江苏安全生产杂志、江苏安全生产网等媒体的记者。
下面请喻鸿斌副局长作新闻发布。
喻鸿斌:各位新闻媒体的朋友,大家好!再过几天就是农历新年了,在这里我向大家拜个早年。今天,由我就2017年全省安全生产情况和2018年重点工作安排,和大家做一个简要交流。
一、2017年全省安全生产工作情况
2017年,全省安全生产形势总体平稳,各项重点工作得到有力有序有效推进。
健全安全生产责任体系方面。去年,我们重点推动了党委政府领导责任的落实,省、市、县(市、区)三级政府主要负责同志全部担任同级安委会主任。强化了部门监管责任,省、市、县(市、区)三级全部出台有关部门和单位安全生产工作职责规定, 进一步厘清职责边界,防止失管漏察;制订出台了全省安监系统“三级四同”的权力清单和省安监局责任清单,形成了各司其职、各负其责、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突出企业主体责任这个重点和老大难问题,在南通召开现场推进会,推动引导重点行业(领域)企业严格执行安全责任告知、承诺和报告等“三项制度”,全面落实安全责任、投入、管理、培训、应急救援“五到位”, 截止去年底,全省安全生产标准化达标企业共计8万余家。
加大安全监管执法力度方面。对违法违规企业,严是爱、松是害。去年,我们集中人力、物力和领导精力,全面开展“安全生产执法年”活动和“夏季百日执法”专项行动,紧盯事故多发易发的重点行业、重点地区、重点企业,突出重点部位、重要场所和关键作业环节,严处重罚各类违法违规行为,保持监管执法高压态势。2017年,全省立案总数15891件,事前立案14664件,事前立案数同比上升187%;罚款金额5.3亿元,事前处罚2.6亿元,事前处罚金额同比上升181%;暂扣(吊销)许可证照145件,责令停产停业整顿企业511家,关闭企业484家,曝光企业3129家,省级层面分5批次在主流媒体曝光48家违法违规企业,依规实行党政纪处分129人,依法追究刑事责任228人。
深化重点行业领域专项整治方面。我们坚持问题导向,扎实开展重点行业(领域)安全专项整治,防止因“认不清”“想不到”和“管不了”“治不好”等问题引发事故。危化品:深入贯彻落实化工行业转型发展实施意见和“263”“四个一批”专项行动方案,扎实开展三年综合治理,建立重大危险源数据库和电子地图,取缔关闭搬迁“红表”企业490家,完成整改“黄表”企业2322家,对326家一、二级重大危险源企业全部进行专家会诊检查。煤矿: 突出抓好瓦斯防治、水害治理和冲击地压预防等3项重点监察,对所有煤矿开展全面安全“体检”,督促整改 “体检”发现的415个问题隐患。非煤矿山、冶金等工贸:开展非煤矿山企业“家家到”执法检查,对采用氨直接蒸发制冷空调系统和快速冻结装置未按要求单独设置的205家涉氨制冷企业开展“回头看”,集中整治冶金煤气企业安全间距不达标等问题,对全省作业场所超过30人的277家金属、木质等粉尘企业开展检查核查整治,对发现的隐患逐条逐项督促整改落实,公开曝光13家存在严重安全隐患的粉尘涉爆企业。烟花爆竹:共检查零售点30338家,排查出安全隐患2577条,撤销零售许可证968家;检查批发企业750家,排查出安全隐患150条,全部整改到位。职业健康:紧盯陶瓷生产、耐火材料制造、铸造冶炼和船舶修造等尘毒危害严重的企业,通过专项督查、联合检查等,严处重罚违法违规行为。综合监管:推动道路交通、建筑施工、消防和电气火灾治理、城镇燃气、油气输送管道、水利、特种设备、民爆、海洋渔业、旅游、民航、电力、铁路等行业(领域)持续深化专项整治。
夯实安全生产基层基础方面。基础不牢,地动山摇;筑根基,才能保长远。信息化建设,出台《省级安全生产信息化通用基础设施建设专题指导意见》等7个建设标准,实现省、市、县,省安委会主要成员单位和危化品、煤矿等重点行业企业端数据、信息互联互通和突发事故应急救援联网运用。基层安监能力建设,全力推动《关于切实加强全省开发区安全生产监管监察能力建设的意见》和《关于进一步加强全省乡镇(街道)安监机构建设的意见》落到实处,截止去年底,全省134个省级以上开发区共配备监管执法人员1212人,1287个乡镇(街道)设立安监机构1267个、配备监管执法人员6016人。应急救援管理,进一步健全完善应急救援体系,提升应急管理能力,在南京化工园区等企业高危岗位试点设置应急处置卡,完善各类应急预案,强化应急物资、装备储备和人员准备,有针对性地组织开展应急演练,加快应急救援基地建设。诚信体系建设,制订出台相关工作制度,对安全生产领域失信行为开展联合惩戒和纳入安全生产不良记录“黑名单”管理,去年分4批次对12家企业(社会法人)实施联合惩戒和“黑名单”管理。
推进安全生产领域改革发展方面。推进改革发展是实现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好转的强大动力。深入开展学习宣讲,通过宣讲会、研讨会、辅导讲座、专家讲解等,将中央《意见》主要精神第一时间传达至各级党政干部和广大职工群众,筑牢推进安全生产改革发展的思想基础。精心起草我省《实施意见》,省委省政府于去年8月11日正式印发文件,明确我省安全生产领域改革发展28个方面的重点任务措施。有序推进落实各项重点工作,省政府设立由分管负责同志任主任的11个安全生产专业委员会,进一步落实“一岗双责”要求;明确部门主要负责人为行业(领域)安全生产第一责任人;推动负有安全监管职责的部门和负有行业安全生产管理责任的部门在“三定”方案中明确承担安全生产和职业健康工作职责的内设机构和人员;建立危化品安全监管联席会议制度和协调联动机制。强化督促检查,实施改革发展信息报送和联系点制度,召开联系点工作推进会,把贯彻落实情况纳入年度安全生产目标责任考核。
二、2018年度重点工作安排
总体思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按照省委、省政府关于安全生产工作的决策部署,围绕高质量发展的要求,进一步牢固树立安全发展理念,强化红线意识,突出底线思维,深化责任体系、防控体系、法治体系、保障体系和干部队伍建设,创新创优监管方式方法,狠抓重点工作的落实,全面提升安全生产水平,全力压降事故总量和死亡人数,严控较大事故,坚决防范遏制重特大事故,推动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好转,为建设“强富美高”新江苏提供坚实的安全生产保障。重点是突出抓好“四个体系建设”:
深化责任体系建设。进一步强化“党政同责、一岗双责、齐抓共管、失职追责”,在省级成立专业安全生产委员会的基础上,完善运行机制,推动市、县两级全部成立,健全“1+X”安全生产责任体系。细化部门负责人行业(领域)安全生产第一责任人的具体职责,切实做到明责、知责、履责、尽责。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安委办《关于全面加强企业全员安全生产责任制工作的通知》精神,深入开展主体责任落实三年专项行动,抓住企业主要负责人和班组长这两个重点,以标准化建设、岗位危险有害因素辨识等为工作抓手,指导督促各级各类企业建立全员安全生产责任制、全过程安全生产和职业健康管理制度,做到“一必须五到位”,努力实现企业安全生产工作“层层负责、人人有责、各负其责”。
深化防控体系建设。围绕防范遏制重特大事故,加快建立重大安全风险联防联控机制、重大危险源生产安全预警机制、高危行业(领域)企业和规上企业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及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机制,全面实施风险差异化动态管理和隐患自查自改自报闭环管理。严格安全准入,强化源头管控,严把建设项目规划、设计、建设、验收全过程的安全关口,坚决实施重大安全风险“一票否决”,对不符合产业政策、规划布局,达不到安全生产条件的,一律不予建设和投入生产运行。坚持问题导向,持续深化重点行业(领域)专项整治,着力查大风险、治大隐患、防大事故,全面提升重点行业(领域)安全生产管控能力。加快建设实施一批安防工程,以高风险工艺、关键生产环节、重要设备设施和重大危险源为重点,提高风险隐患识别、远程监测预警、自动化控制和紧急避险、自救互救能力;年内建成省级危化品、矿山等区域性专业化应急救援基地并投入使用,加快推进54个化工园区消防站的提档升级。
深化法治体系建设。坚持以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解决安全生产领域突出矛盾问题,开展“安全生产执法提升年”和“职业健康执法年”活动,加大执法力度,规范执法行为,增强执法效能,全面提升安全生产法治化水平。落实“谁执法谁普法”普法责任制要求,继续深入宣传《安全生产法》《职业病防治法》《江苏省安全生产条例》等法律法规,推动形成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的浓厚氛围。明确每一个生产经营单位的安全生产监督和管理主体,按照“四个一律”要求,严处重罚不具备安全生产条件和存在严重违法违规行为的企业。严肃调查处理,对较大事故、性质严重和影响恶劣的典型事故,一律实行提级调查、挂牌督办,并逐级约谈相关地方政府以及部门负责人、事故单位主要负责人。创新监管执法方式方法,完善巡查督查、暗查暗访、专家检查等制度。组织评选典型执法案例,定期曝光大案要案和重大违法违规行为。
深化保障体系建设。强化科技兴安工作,进一步提升信息化建设和应用水平,构建安全生产与职业健康信息化全省“一张网”,运用大数据技术开展安全生产规律性、关联性特征分析,推动安全监管向信息化、数字化、智能化转变。规范专业技术服务市场,培育多元化服务主体,全面推进安全生产社会化服务,在危化品、交通运输、建筑施工等8大重点行业领域全面实施安责险,完善《安全生产举报奖励实施办法》,鼓励企业职工和社会群众举报身边隐患和违法违规行为。制订出台鼓励、支持社会力量参与应急救援的管理办法,在试点基础上,全面推行高危行业(领域)企业重点岗位设置应急处置卡工作。强化安全生产宣传教育培训和安全文化建设,严格落实安全培训制度,突出公益宣传和警示教育,加大联合惩戒和“黑名单”管理力度,开展“安全生产月”和安全生产宣传教育“七进”等各类群众性安全文化创建活动,营造全社会关心关注、支持参与安全生产的良好氛围。
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安全也是抓出来的、管出来的。新的一年,我们安监人将撸起袖子加油干,努力化解、破解安全生产领域突出的矛盾问题,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安全健康需求。也希望在座的各位记者朋友多关注生产企事业单位的安全生产行为,多监督安监系统的执法监管行为,多发挥新闻媒体的舆论监督作用,共同创造稳定的安全生产环境,为“强富美高”新江苏建设和全面建成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提供坚实的安全生产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