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州市宝应县:创新有限空间监管“十条硬措施”
发布日期:2025-03-14 17:12 信息来源:扬州市应急局 浏览次数:

扬州市宝应县是荷藕之乡,藕制品的企业、作坊中存在大量的腌渍池、清洗池,是有限空间治理的重中之重。宝应县应急管理局以产业集聚的射阳湖镇风车头村28家“小藕行”为试点,建立十条硬措施,提升有限空间安全管理水平。

出台管控硬措施。明确要求:落实有限空间作业审批、作业规范要求、设置监护人员,配备符合标准的劳动防护用品,对从事有限空间作业的现场负责人、监护人员、作业人员、应急救援人员进行专项安全培训,对有限空间作业制定应急预案并定期进行演练,保持有限空间出入口畅通、设置安全风险告知牌、安全警示标志等。

采取分级监管模式。以完成硬措施的程度对企业进行A至D级划分。硬措施100% 到位,对应A级,检查频次一月一次;硬措施80%到位,对应B级,检查频次半月一次;硬措施60%到位,对应C级,检查频次一周一次;硬措施60%及以下,对应D级,检查频次2天一次。对于长期位于D级及以下企业,将强化行政执法,对违法行为严肃查处,对不配合、不整改的“小藕行”,责令停产停业整顿直至提请关闭。

压紧责任强化落实。成立有限空间作业专项工作领导小组,推进“十条硬举措”落实。制定有限空间作业提升工作方案和相关建设标准,编制企业自查表,强化企业规范建设,印发参考标准,推动“锁、栏、板、牌、柜、表、人”7字要素(安全锁、防护栏、可视化看板、警示牌、应急柜、作业审批表、作业监护人)的有效应用,实现有限空间作业安全化、可视化、规范化。


关闭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