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通市海门区自启动安全发展示范城市创建工作以来,区委、区政府主要领导亲自挂帅、推动,围绕创建目标,从“科技、管理、文化”三个维度创造性分解成275项任务清单,抽调人员、组建专班,定期研判,紧盯各项创建任务落实。
一是研发运用新技术,实现科技兴安。充分发挥科技对安全生产的支撑和引领作用,着力解决行业领域实际问题。道路交通领域自主研发运用智慧发光斑马线、路口交通事故预警系统,预防事故收效明显;机械制造领域发挥机器人特色小镇优势,大力推进“机械化换人、自动化减人”,逐步实现“无人则安”;建筑施工等领域研发运用装配式建筑、工业化建筑关键技术,有效缓解传统风险。
二是推广网格化管理,实现源头治安。科学编制城市空间总体规划及有关专项规划、城市设施安全管理办法,有效落实安全管理工作职责。投资1600万元兴建应急指挥中心,与区域治理现代化指挥中心共建共用,汇入9个重点行业领域监管系统数据,积极推进城市安全公共数据资源开放共享。在全区1097个综合网格上叠加“应急格”“安监格”,推行“大数据+网格化+铁脚板”风险防控机制。
三是传承弘扬謇文化,实现以文促安。张謇“劝募殷富”赈灾,“蓄泄兼施”“江海分疏”治水抢险等事迹对海门的安全文化影响深远。海门区“一园一馆一中心”安全教育阵地初具雏形,消防安全主题公园、安全文化教育体验馆先后建成投用,近二十万人次从中汲取安全知识;一期投资约1600万元的VR智能安全体验中心正加紧建设,建成后将运用虚拟现实等现代化手段为工业安全提供情景式、体验式教育。与此同时,充分发挥报刊、电视、广播等主流媒体宣传作用,通过短信、微信、无线海门各种平台不定期向市民推送安全知识,录制四节安全教育网络课免费供企业学习,城市社区将安全工作融入日常,微信小程序民意调查显示海门市民对城市安全满意度达99.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