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市采取帮扶、反查、点调、通报等方式,持续推进全市网格化工作,防范化解安全隐患,提升社会治理能力。一是深度帮扶指导培训。对部分区、街道面对面的教、点对点的帮,以视频会议等方式,组织各区网格员、所有街道安监站工作人员500人,进行小型场所“安全信用脸谱”业务培训,督促指导小型场所单位利用“181”平台开展自我安评。目前,全市“安全信用脸谱”已注册单位数6.8万家家,产生工作数据9.2万条。此外,开展“二维码线下标识”工作,现已在各板块试点街道张贴二维码线下标识5万余张。二是帮助网格员提升业务能力。今年在南京网格学院已举办八期全市网格员安全生产专题培训,分批组织江北新区、玄武区、秦淮区、鼓楼区、栖霞区、雨花台区、江宁区、六合区、浦口区、高淳区,共1800名专职网格员参加培训,为推动各板块网格化工作进度发挥了积极作用。三是实地反查督促登记。每天派2人到社会面小型场所进行抽查登记,督促各板块达到2%的增速周目标。四是坚持视频点调推动。每周一对各板块进行视频点调,听取工作推进情况,通报存在问题。五是灵活运用考核促进。采取每周、每月通报点评、季度通报研判考核等方式,推动网格化工作开展。六是以奖代补及时激励。以奖代补及时激励,根据检查质效,将12个板块分三个等次发放资金,目前600万元经费已发放到位。目前,全市共录入小型单位场所超过39万家,走访132.9万次;录入各类公共风险源1.9万条,发现隐患25.2万条,现场整改22.5万条,限期整改2.7万条。七是深入推进网格化安全生产治理工作。定期召开全市网格化(社会面)工作推进会议,通报全市网格化(社会面)工作情况,指出存在的问题和短板,对下一步网格化(社会面)工作推进措施提出进一步要求。加强与区局的沟通交流,及时提出各种建议意见,化解工作的难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