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省政府颁布了《工业企业安全生产风险报告规定》,南通市迅速行动,以全面推进工业企业安全生产风险报告制度为切入点和突破口,抓住重点、破解难点,再次提升安全生产工作摆位,不断扎紧事故防控网,筑牢安全生产屏障。
南通市委主要负责同志专门作出批示,要求各地、各部门认真抓好各项措施的落实落地。南通市安委办印发了《关于做好全市工业企业安全生产风险报告的通知》,突出企业生产工艺流程,设备设施安全防护,危险有害因素作业场所,危险作业风险点等重点,从压实企业主要负责人主体责任、提高企业风险辨识管控精准度、推进企业安全标准化提档升级、引导企业开展常态化教育培训等方面明确了具体要求,全面部署工业企业安全生产风险报告工作。
一是将风险报告作为落实主体责任的首要任务
扎实推进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三年行动,从体制机制上固化提升“告知承诺、责任清单、典型示范、分级复核、考核问责”5项机制,推动企业主体责任20条重点事项清单、80条责任清单落到实处,推动企业按规定主动报告较大以上安全风险,建立完善安全风险管控机制。要求企业主要负责人全面负责本单位安全风险辨识管控和报告工作,对安全风险报告的真实性、准确性负责,亲自组织落实安全生产风险报告各项工作,将风险辨识管控纳入安全生产职责和全员安全生产责任制内容,建立健全安全风险管理制度,加强安全风险辨识管控。同时,以清单形式,连同安法、刑法两法衔接规定,送达、告知企业,让企业进一步明晰安全生产的经济、行政和法律责任,要求企业和企业主要负责人作出书面承诺,并建立全员参与、全方位覆盖、全过程衔接的风险辨识管控报告制度,切实提升企业本质安全水平。
二是将风险报告作为强化风险辨识管控的必要内容
全面推进“一图、两单、三卡、八必须”安全风险辨识管控,指导督促企业从人的因素、物的状态、环境条件、管理状况四个方面开展安全风险排查和辨识,绘制“红、橙、黄、蓝”安全风险分布图,编制“危险(有害)因素排查辨识清单、安全风险分级管控清单”,制定“危害特性应知卡、安全职责承诺卡、处置方法应急卡”,切实做到“一企一标准、一岗一清单”,着力解决了企业员工“风险在哪里,事故怎么防,突发情况如何救”的问题。目前,全市15610家企业完成安全风险等级划分,所有县(市)区在企业分布图基础上绘制完成了区域风险分布图,根据各地分布图绘制了全市安全风险分布“一张图”。推动风险报告与风险辨识管控深度融合,督促企业建立安全风险清单和安全风险图动态更新制度,定期评估风险管控机制运行情况,及时纠正偏差,完善管控清单。在全市重点行业、重点领域企业强化结合交接班管理,在重点岗位逐步实行员工每日口述三卡内容的“读卡”行动。
三是将风险报告作为加强安全标准化建设的重要抓手
纵深推进全国工贸行业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样板地区建设,通过重创建、督运行、严复评、促整改,构建风险分级管控、隐患排查治理和安全质量达标“三位一体”的企业标准化建设体系,建立“提升一批、整改一批、淘汰一批”的安全生产标准化动态管理机制,积极开展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运行质量审计,推动企业达标贯标持续化,实现重点行业领域全覆盖、重点监管企业二级标准化全覆盖、标准化运行质量审计镇(区)全覆盖。全市达标工贸企业数11868家。其中一级标准化企业3家,二级标准化企业197家,三级标准化企业4759家,小微企业达标数6909家。持续巩固安全生产标准化样板地区建设成果,在危化品生产经营储存、烟花爆竹批发等行业,以及粉尘涉爆、涉氨制冷、金属熔融等领域企业中开展安全生产积分管理,落实风险报告清单管理和承诺制,实行差别化监管,引导企业自主开展标准化创建,每年开展标准化自评,对安全生产标准化实施动态管理。
四是将风险报告作为提升企业本质安全的坚实保障
为推进企业安全生产风险报告制度落地生根,要求各地制定覆盖乡镇(园区)、重点行业企业的安全培训工作计划,全面开展安全风险报告培训,乡镇(园区)至少每季度开展1次主题培训,县(市、区)至少每半年开展1次主题培训,市局每年对重点企业开展1次主题培训。督促企业定期开展安全风险报告培训教育,提高全员安全管控能力。制定《全市工业企业安全生产风险报告检查表》,从风险辨识、风险管控、风险更新、风险报告、法律责任等五方面细化检查要素,制定20项检查内容,持续加强对企业安全报告工作的指导、监督,强化执法检查,倒逼企业主体责任的落实,为全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安全保障。